【浩飞钢材】浅谈2020年疫情对钢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
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市场步伐,对各个行业都产生影响,特别关于房地产、基建、制造业的影响更大,主要体如今开工延后、春节农民工返工滞后等方面,不少建筑项目开工延后到3月1日,这就使得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高企,资金周转压力加大,加上物流运输受限,原料供给慌张,钢企被迫减停产。受疫情影响,短期来看,钢铁市场呈现低迷态势;从全年来看,对行业开展影响不大,只是需求被延迟。
疫情给钢铁业形成的影响
详细来看,此次疫情生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体如今以下5个方面:
第一,疫情期间钢企消费根本稳定,后期减产压力增大。
据中国冶金报社调研,截至2月10日,疫情期间,能够分为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1月23日~2月1日,大多数(湖北钢铁企业受影响较大)长流程钢铁消费企业完成了稳定消费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,2020年1月下旬,全国共消费粗钢2938.71万吨,环比增长0.56%;消费生铁2457.55万吨,环比增长3.71%;消费钢材3687.48万吨,环比增长0.37%。
第二阶段2月1日~10日,局部钢铁企业消费遭到了影响,存在减停产现象。据钢协统计,2月上旬,全国共消费粗钢2656.71万吨,环比降落2.18%,同比增长8.67%;消费生铁2154.15万吨,环比降落0.85%,同比增长5.62%;消费钢材3339.98万吨,环比降落7.64%,同比增长5.65%。相比1月,2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程度降落4.11%,生铁日产程度降落3.46%,钢材日产程度降落6.97%。
从目前状况看,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约占30%,后期钢铁企业减停产压力加大。特别对短流程产线来说,截至2月10日,70多家电炉钢厂开工率缺乏5%。
第二,下游复工延迟,钢材需求滞后,市场短期呈现供大于求态势。
下游制造企业和建筑工地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0日。其中,湖北地域延迟到2月20日以后,江苏延迟至2月20日,山东延迟至2月24日,浙江延迟至2月29日,山西和广东乐从不早于3月1日,杭州余杭区和郑州分别将建筑工地的复工时间延迟至2月29日和3月16日。另外有规则,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域,复工需求提交申请,得到批复后才干开工(成都规则企业呈现1人确诊,即为严重平安事故),且防疫物资慌张及各地关于复工的严厉条件,都会影响企业复工的实践进度。假如依照如今多地存在的跨区务工状况来看,恐怕复工时间还要后延。加之局部地域采取了封城、封路、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等措施,对人员活动构成了明显抑止。数据显现,今年春节到农历正月十四,全国铁路旅客累计发送量达3157.8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降落73.58%。况且农民工返工需隔离14天,估计会呈现来自下游消费、建筑业、房屋装修的“用工荒”。
从企业复工状况看,国内地产商恒大集团请求“全国1246个项目2月20日前不得开工”,其他地产商复工时间也纷繁延迟,估计整个建筑业2月底前复工率缺乏30%,其他制造行业复工率缺乏70%。推延复工,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也会延迟释放。估计建筑用钢特别是螺纹钢的需求至少要到3月下旬才可能恢复至正常程度。
第三,钢企库存压力不时增大。
比照往年市场需求,全国复工时间均匀推延10天,估计将影响2300万吨钢材需求量,同比降落30%,从而形成钢铁企业库存明显增加。加之年前协议户因物流不畅发货受阻,进一步加大库存压力,许多钢铁企业纷繁被迫减停产、展开设备检修等。
据钢协统计,2月上旬,重点统计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851.47万吨,环比增加544.72万吨,增幅为41.69%;比年初增加898.22万吨,增幅为94.23%。其中,20个城市5大种类钢材社会库存为1471万吨,比1月增加652万吨,增长79.6%;比去年12月增加789万吨,增长115.7%。分地域来看,东北地域增长219.1%,华北地域增长102.7%,西南地域增长100.2%。
第四,钢企接受原料中缀和下游订单减少的双重压力。
因货车物流受限,许多钢铁企业面临原料矿煤焦、辅料等断供,一些发作疫情的企业已被迫停产整理。例如,截至2月13日,武钢库存仅够维持5天左右;鞍钢本部炼焦煤库存只能维持10天左右;江苏南钢石灰石主要来自安徽省,库存也只能维持1天~2天;等等。原料供应不及时、发货受阻、下游需求缺乏三大要素(依据市场调研三大要素各占20%)是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,从而倒逼钢厂减停产。
另外也存在其他方面影响,例如劳动者返工延迟(隔离14天)形成的人力资源缺乏,资金链慌张形成周转压力加大,库存增加及需求缺乏形成市场价钱下跌。这些影响都加大了钢铁企业的压力。
第五,疫情对钢铁行业全年影响不大。
不同钢铁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不同,中小范围企业的产线,特别是短流程产线大面积减产,大型钢铁企业由于有较为充足的原料储藏和较强的资金才能,消费不断坚持稳定。
随着疫情解除,上下游均会陆续复工复产,而且我国经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没有改动,后期会陆续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,或将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推进根底设备(特别是医疗根底设备、乡村根底设备和公共效劳)建立和投资,钢铁需求将阶段性集中释放,带动钢铁消费运营步入正轨。全年来看,疫情对钢铁行业影响有限,行业呈现短期动摇、长期稳定态势。
降低疫情影响的对策及倡议
目前,不同的钢铁企业都采取了不同措施以降低疫情影响。
一是尝试其他运营形式,加大各环节沟通力度。市场低迷期间,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可更多开启网上订单和效劳形式。2003年的“非典”对整个产业链和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影响,例如“非典”疫情让网购乘势而起,成就了淘宝。马云曾说,淘宝网是阿里巴巴员工被迫待在家里办公时“闷出来的想法”。在钢铁行业,山钢集团国贸公司经过优化市场规划、沟通客户、提早部署物流,1月份出口钢材6.49万吨,环比增长了125%。太钢和新钢为了应对陆运受限影响,经过强化与各大铁路局沟通谐和,进步了铁路运输比例(新钢产废品贴库运输比例由原来的20%进步到了40%以上),增加了运输种类,确保了进出钢铁厂物流通畅。
二是应用疫情减停产机遇对设备停止集中检修。
钢铁企业充沛应用减停产机遇,对设备停止检修维护,进步应急处置才能,并及时处置一些平安隐患,准备市场复苏后平安稳定消费。
三是全行业应统筹做好复工准备,避免资源集中抢运。一旦疫情完毕,交通限制解除,钢铁下游行业复工,市场需求恢复,有可能呈现资源集中抢运状况。钢铁企业需求及时增强与供给商、客户沟通联络、谐和,保证各环节有序推进,并响应工信部号召,发挥大企业表率作用,分类分批推进企业复工复产。
四是注重智能制造的开展,防止疫情和用工荒对消费形成影响。比方宝钢股份经过远程运转维护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腕,把上海宝山基地的冷轧热镀锌智能车间变成了一座24小时运转却不需求多人值守的“黑灯工厂”——2条200米长的消费线根本完成机器代人,每条产线只要2名~3名工人活动检视,而且消费线遇到技术问题,工程师在家里经过手机就能处理。手机上的软件不只能够明晰地看到上海基地,就连间隔3000公里远的宝钢湛江基地也能看到,从而完成“不碰面消费”“聪慧物流(无人吊机)”下的稳定消费。
五是呼吁国度出台更多支持政策。目前,疫情形势有好转迹象。疫情期间,钢铁企业勇于担当。据不完整统计,截至2月29日,钢铁及相关企业捐款超越15亿元(不算捐物)。针对疫情对制造业形成的影响,专家也屡次热议,希望国度经过降低增值税、所得税率,贷款展期、贷款贴息,以及尽早处理原料和产品运输、物流问题等方式,帮扶受影响较大的企业尽快恢复。
扫一扫关注微信帐号